2014年10月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秋首个霾黄色预警,京津冀将遭遇中度或重度霾,两天后,又再度发布黄色预警。此前的几天,华北平原笼罩在一片朦胧中。突如其来的这场雾霾,影响了天津、河北、辽宁和陕西等多个省份。10月9日的“红月亮”,也在重重雾霾中暗淡了姿色。
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各部委可谓心思挖尽。科技部部长万钢就表示,历年来有近百个技术专门应对大气污染。
而在今年 《每日经济新闻》举办,主题为“技术创新,绿色动力”的“2014中国企业绿色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员也将主题瞄向了科技治污的现实前景。
面对绕不开的呼吸之痛,如何更好建立联动机制,怎样更好进行标本兼治,这是摆在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面前的“诘问”。
“双百工程”治理雾霾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面积、持续时间长的重度雾霾天气,治理雾霾成为社会各方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十项措施,计划利用5年时间改善当前的大气污染环境,政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态度坚决。
然而,按照西方治理雾霾的经历,有专家认为需要用30年的时间才能解决。
对此,在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的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表示,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良好的国际经验借鉴及现代科技支撑下。
“下定决心,我国治理雾霾会更快更好。”马燕合说。
实际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让更多高科技有效参与到雾霾治理中,已经成为了国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2年,科技部、环保部联合发布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启动了“蓝天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重点专项。
2013年,科技部联合环保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首都蓝天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工业和建筑节能、监测预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曾表示,历年来有89个专门技术、130多个应用案例都是专门应对大气污染,今后还要加紧部署,加紧科技成果的转化,向污染宣战。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部署,科技部联合京津冀地区,把推进协同创新与破解制约区域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携手应对大气污染等挑战。
今年5月,科技部和河北省在部省会商中确定了实施科技治霾 “双百工程”——研发推广100项重点治理技术,谋划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推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体系。
多地重污染天限行
针对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京津冀部分城市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廊坊市政府10月8日发布信息:即日起至10月11日启动重污染天气III级响应。根据重污染天气III级预警响应机制,10月9日至11日廊坊市主城区环线南龙道、北凤道、东安路、西昌路(含)以内,7时至20时将实行机动车限行,黄标车禁止上路行驶。
有媒体报道称廊坊市此举是为缓解北京雾霾天气,临时对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并开始实施尾号限行措施。随后,廊坊市政府回应予以否认,解释该举措是为了执行从2012年底开始制定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措施。
对此,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韩应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静稳的气象因素所致,由于难以扩散,机动车限行带来的效果,也仅仅限于当地的城市。
实际上,在同一天,河北保定同样发布了重污染天气III级预警,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应急响应,在市区内实行交通管制。限行区域为市区东二环、三丰路、西二环、北二环(含以上道路),区域内禁止核定载质量为2吨(含)以上的货车、无标车及黄标车通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2013年底开始,一些重点地区和城市纷纷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等京津冀地区的城市都将机动车限行措施列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
污染天气采取机动车限行的应急方式,在京津冀会成为常态化的预警手段。韩应健称,但起的作用实际可能不太大,因为,限行的车只是一少部分。
韩应健认为,可以采取一些科技办法,因为当前城市里的机动车都没有达到较好的技术状态,存在一定的排放问题。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规范地检测,制定严格的限值,检测超标后要做严格的环保维护和环保维修。 记者 李彪
|